营销在电商&生活服务中的关键 – 补贴方法

1.营销在泛交易类(电商、本地生活等)中的关键 – 补贴

营销在不同业务中的核心关注点是不同的,关键的做工方式也是不同的。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营销活动在不同业务中所呈现的形式差异,侧面讲了一下不同业务的对于营销活动的诉求,准确来说是对营销的诉求是有差异的。本篇着重来讲一下营销对于电商和生活服务等交易型场景的关键点,通常对于“巨型活动”的诉求并不强,甚至说很简单,最核心的不是参与交互,更多的是补贴方法。与大文娱、内容类是有很大差异的。

这类大交易场景,我们看中的更多的是用户潜在的购买目的,营销与交易是强绑定的。我们是利用用户潜在的购买目的,给予补贴,促成交易。前期造盘子环节,利用补贴形成竞争优势,说白了就是价格战获取市场;红海之后,利用补贴构成让利,在盈利空间内获取增长和横向竞争。

补贴所呈现的手段有:发权益(关键是券)、折扣、买赠、直接调价(强互动属性)、返现等等

2.用补贴去触发「规模效应」

补贴本质上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扭曲价格来调节供需,这个是大家初中政治课上都学过的经济学原理。价格直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,一个手机卖5000、卖2000市场的需求量是不同的。换个视角,价格高低直接决定了是否会形成规模效应

这一部分是值得拿出来单说的,大规模的交易、爆款、卖场都是这个逻辑。

当出现规模效应之后,随着规模的扩大,商品成本减少,规模越大成本越低。也可以叫“规模经济”。各大平台都是这么玩的,抖音电商、美团、阿里、拼多多、京东这些大型的电商平台,仔细想想都是这种模式。

这里通常会和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」冲突,其实并不难理解,粗暴点来说,边际收益的理论是一种更极限的思维,描述无限膨胀状态下的我们应该适当控制最优规模。而规模效应描述的更像是边际收益递减前做规模所处的阶段。

3.补贴仍然是促成规模增长的最好手段

最开始就提到了用户无论他是否承认,都是存在潜在的购买目的的,我们只要找到「在我们平台上」「潜在目的」变成「实际行为」的阻力。比如说价格贵了,比如说隔壁更便宜,没占到便宜,不信任感。

要做好补贴我们首先要站的角度是人,目前的竞争态势,前几年是以商品为核心的竞争,下半场是以人为核心的竞争态势,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公司营销占比越来越高的原因。

价格战、高品质形成规模之后,不信任感其实就还好了,现在的大多数人是不会担心在拼多多买东西的。所以关键就是用户认为价格贵、没有优惠。

我们要适当的利用“升斗小民”的趋利心理,比如“损失厌恶” “无利不起” “麦克苏尔定律” 等小便宜心理,或者“铆钉效应” “鸟笼效应” “从众心理”等心理特征,来进行用户心理的干预。举一些例子:

比如买哪家都行,给她点优惠,干预她决策;

比如直接发优惠,让她损失厌恶,触发潜在意愿;

比如直接造节大规模优化,让用户提前期待大规模消费,打造大规模消费;

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、消费打卡,打造从众消费行为;

比如都买车了,还差个脚垫吗?,让用户突破消费困境;

比如直对竞对,实时调价能力,我总便宜一块钱的比价体系;

比如就剩一件了,便宜的就剩一件了,让用户“再不买就吃亏”;

比如囤货心智的打造,再不买就涨价,一次又一次囤货心智的打造;

比如把价格砍下来,让用户感觉是在通过努力在砍价;

比如现场直降,错过就没有,赶紧下单吧;

比如打造消费氛围,价格一样,大卖场总比日常销售成单更多;

而上面说的这些都是补贴的表现形式,不过这些表现形式被一层“营销活动”包裹住了,大家看到是我有利可图、我最聪明、我真牛*的表象。

就目前的交易类业务中,补贴仍然是最优的增长手段,但是补贴所呈现的形式、同用户交互的形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,尤其是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。

4.补贴的细分目标和做工对象

4.1 服务于业务指标:客、量、额、利、ROI

前面站在用户视角讲了,我们应该做什么事儿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,需要更多的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撬动C端用户。但如何评估一件事儿做的好,还是要回到平台本身去看。

整体指标:

比如前面提到的规模,整体拉GMV;

细分业务指标:

比如拉新/转化,关注获客成本,让没花钱的人去花钱;

比如促活/提频,让花钱的人更高频去花钱;

比如客单价,让花钱的人花更多的钱;

比如拉利润,让花钱的人买利润更高的单品;

比如竞对比,定向抢客工作;

ROI指标:

比如看效率,更少的钱,达成上面更多的细分业务指标;

这些目标是会有冲突的,比如考核ROI更严格,拉新、转化大概率是锐减的;比如考核GMV(考核数值),大概率会有较多的低价单发生。整个生态的健康程度并不是一个GMV就能说了算的,综合所有环节的指标,根据对应生存阶段做取舍,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。

常见的一些具象化指标,平台扩张期,多看看CAC、GMV;后竞争阶段多看看LTV、UE;存量战争时,多看看ROI、UE、OP

GMV:成交总额

ROI:投资回报率

CAC:整体获客成本

LTV:用户终身价值,LTV》CAC 我们才可以判定一个用户是高潜目标用户

UE:单体经济模型,一个行为,比如下单赚不赚钱就它来评估

OP:运营利润,通常是单均利润的综合,薄利多销就多看看它

4.2 看清做工对象、发生位置、补贴差异 – 用户、订单、商品;购买意愿(流量)、购买行为;

做工对象

我们的做工对象永远都是我们的用户,这个比较泛。我们需要细化一下来做事儿。但做工的细分目标对象是多维度的,我们可能是针对某些用户行为、某些上层调整、用户所见&用户所得等等。

整体的对象在电商域细化一下,可以大致分为针对实体做工:用户、订单、商品;针对行为做工:购买意愿、购买行为;

不同目标的做工对象是不同的,比如拉新我们会对用户做工,前期关注CAC,后期关注LTV等等;比如客单价、GMV这些指标,可能是多维的,我们可能会对用户下单行为做工,对商品价格做工,对商品曝光干预(流量,但个人认为不算一个确定实体);比如利润,我们可能会对商品做工、围绕推荐(流量)做工和潜在购买人群做工;比如竞对比,我们会更关注同类目价格等等;比如促活和提频,我们会对复购行为、购买承接做功;

只有细化到具体目标,细化到具体做工对象,才更容易具象化处我们的战术动作,这应该是高层和一线同学都应该关注的事儿。

此时再根据具体场景去挖机会点就好了,挖机会点这个过程整体也不会太难,难的还是围绕目标把账算明白。

发生位置

要看清一个观点:补贴并不会直接带来增量,补贴后对用户心智/行为的影响才会带来增量。

看一下打法:整体做工力度和整体的用户漏斗/生命周期是一致的,越早环节做的越多,对生态和目标都是越有益的。

  • 对于心智上,用户越早的决策链路里,做工越前置,可能能产生的增量越大;做工越后,哪怕越靠近下单,增量也越少,这是一个潜在意愿挖掘的概率问题;
  • 对于蓄水上,这个几乎是共识,我们的用户足够多,最后真正购买的人才够多。

具体补贴行为的差异

我们可以补贴用户、补贴商家,补C、补B,这两者是有差异的,对用户的做工空间是更大的,传统通常是补贴商品,电商补贴用户操作共建是更大的。尤其是目前处于互联网的后半场;

补贴的形式可以有 基于权益做工、基于商品本身做工,也就是常说的补品、补券两种模式,这两种都很常见,补品更容易撬动B端,补券更容易撬C。不过目前对于这种模式相对模糊,补券的同时,专用性补品,比如某些券圈定商品可用。

针对细分场景具体的补贴对象、补贴形式 就需要运营同学根据具体场景来看了,不知道怎么做合适,A/B、各大平台的成功案例搞起来了,具体的表现形式一定要考虑不同生态下的天然流量差异,这个差异会直接决定具体的电商表现形式和补贴差异。

5.泛交易场景的补贴效率问题

5.1 没有规模的效率是没有意义的

没有规模的效率是没有意义的,聊提效时一定要有规模的描述。不管是我们做系统设计、做策略应用、做业务运营都是一样的,圈选然后做实验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自欺欺人,在到达规模阈值,覆盖足够广仍然能保持效率才是置信的提效。数量级为3的一个ROI 9动作、数量为9的ROI 3的动作,不一定哪个最优。这种行为通常就是一种贪心算法,先处理最优的,往往是不可迁移的。随机可能也不够置信,在抽样或推荐的基础上以样本代表生态去做测试可能会好一些。

5.2 增量是什么来的?

前面提到了补贴一定程度上是在扭曲供需关系,这个是本质。

说的直白点就两步,向外做增量、围绕存量做增量,进行供需关系的扭曲。第一个就是直接C补,无论是下发权益还是单品降价,让用户上来就损失厌恶,让不会下单的人下单,而且权益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携带指向信息的;下一步刺激复购,持续提频,用权益激励和锁住后续消费,让用户保持消费激情和损失厌恶。然后屏蔽用户的消费损失感,提升用户的消费快感,不断建设用户心智。

商家不愿做活动的原因

需要注意的是,平台视角,这种“撮合类业务”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佣金,GMV和利润是正相关的,但是在商家视角(利润=单量 * 单价 – 营销成本)不一定是严格的现行关系,商家更关注付出成本和订单量*客单价的博弈关系。
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业对于做营销这件事儿,持观望态度,很可能是账没算明白害怕有坑。

还有一点,在存量上做增量,但跨店使用这样的提频逻辑,基于经验,用户看看别的心态,可能会让平台有增量,用户无增量。

5.3 补贴的效率问题

之前画过一张权益的图,放到补贴里讲,依旧有效,甚至对于补品的逻辑仍然有效。补贴自身发放的发放形式、时机、有效性、表达形式、核销形式等等都会对用户形成直接的情绪、表达、敏感程度等特征,根据具体视角应用好就够了。

营销活动的本质(由内及外篇 - 职业生涯精华)

6.这种场景技术应该怎么做?

可以这样来讲,业务的经验可能是无法迁移的,但是技术的经验可迁移的程度就高很多了。

比如补贴本身:运营的人效、开发的人效、整体的钱效、创新/爆款的打造、数据/策略的洞察&实时化变更等等

比如补贴之于业务:更好的渗透形式,表现为更好的技术系统协作这东西可能取决于康威定律,每家公司可能都不一致,但是常见的架构方案总能解决。

然后在这些本质能力之上,建设工单化、智能推荐化、具有因果分析体系的B端系统保障即可。

技术上可以做的,还有技术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,可以详细的看一下,《营销活动的本质》这篇文章。这类营销系统,万变不离其宗,均有侧重而已。

看看之后慢慢多写几篇不同业务场景的细分营销设计。

7.借这个场景,总结一下这类分析方法

之前我经常会聊自己的做事儿风格,站在每个角度给业务建模,尝试找到合力方向,明确技术的做工点。接下来就细说一下这个过程。

首先确定我们在做什么事儿?比如说营销是一个横向域,比如说电商是一个垂直域,我们永远是在垂直域上做分析,而不是普适类的做横向方案。

那做电商的营销:

我们的所处的阶段是什么?适合这个阶段的终极目标是哪些? –定目标

我们的业务是怎么玩的,一定要要拆清楚我们的商业模式,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是怎么挣钱的?–建模型

我们有哪些路径和对象,分别对应什么样的目标,这些路径和对象是否可被做工?–拆视图

我们要做取舍,细分的目标是否对终极目标最优,不同的目标需要做到什么程度?–做取舍

我们站在做工视角,以产品、业务、技术、质量、管理等视角,做分析,做归纳,看同向性?–出方案

站在技术视角,线上化?自动化?智能化?创新模式?技术改变世界?–提人效、提质效、提钱效、做突破

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,我们所处的阶段是什么,适合阶段的目标有哪些。这一点需要单独说一下,多目标健康度更好,单目标效率更佳。单目标通常适用于业务的前期发展阶段,单目标不代表单工具,应该是多工具服务于单目标;多目标通常适用于后竞争阶段。